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“互联网+教育”战略,积极开展首都加首府的京银合作项目,凸显银川唐徕回中做为基地校的特色和良好带头作用,做好表率。我校物理、化学、地理教师于12月14日积极参加集团组织的在线互动课堂大教研活动。
上午,南校区全体物理教师齐聚本校团队活动室,参与互动课堂大教研活动,此次做课老师赵泽国来自于唐中西校区,本节课非常出色,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:1.科技教育与技术融合。在授课过程中,虽远在另一个校区,如身临其境,观课教研效果不受丝毫影响,并且授课老师在课堂中也用到了不少多媒体技术,使授课的效率明显提高,对知识的讲解更为清楚简洁;2.设计巧妙,授课教师表现出色。本节课用到了变压器,可以随意的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,从而说明了当用电器两端电压发生不同变化时,出现的结果,在此基础上引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,再加上学生实验,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,更为重要的是物理从课堂走向生活。3.依托互联网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。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必须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,如果我们再大胆一些去想,对于优质的教育资源依托互联网,学生可以在不同地点,任意时间去学习,与老师互动。
每一次的学习,都会体会到自己的不足,同时又为学到的知识欣喜若狂,学无止境。
化学课由西校区张苗琴老师执教,她教授《金属矿物.铁的冶炼》一课,张老师设计新颖,思路清晰,从银川市的地标建筑“凤凰桥”引入,提出金属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,引导学生怎么从金属化合物得到金属单质?引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的注意事项。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、大胆发言,表现了浓厚的兴趣。
西校区的地理教师杨辉执教《天气与气候》一课,杨老师从同学们最熟悉的天气预报入手,开始引课,设计新颖、循序渐进,整堂课最大的亮点,杨老师设计了很多贴近生活的讨论环节,谈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及采取什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,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整体性、区域性的学科特点,让学生感受到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,无时无刻影响我们的生活。
此次大教研活动,进一步推进了互动课堂在南校区教师教学中的有效应用,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、提高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水平,相信南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引领下,会越来越好。
拍照、稿件:物理教研组、化学教研组、地理备课组
美篇制作:蔺甲
编辑:马秀莲
审核:石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