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11日教务处组织由教研组长、各年级备课组长组成的学科检查组集中对各年级教案、作业进行了检查。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反馈如下,请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务必及时掌握,严肃传达,并在组内取长补短,优化教案撰写和作业设计,加强教学常规过程化管理,进一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一、教案检查
(一)基本情况
1. 大部分教师均能按照新教案模板各板块分层次、分环节进行认真书写,能以《课标》为教学依据,较注重课标、学情、教材分析,并能结合不同课型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调整。
2.同一备课组之间能体现出集体备课的痕迹,同时也有个体备课的体现,活动设计形式多样,个别活动能很好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。
3.部分教师能从学情分析、教学目标、教学重难点、教学过程、课堂小结、作业设计、板书设计、教学反思等环节精心备课与设计,书写工整,体现出严谨认真的备课态度,并按要求及时上交。
(二)亮点借鉴
1.大多数教师教案书写认真,教学反思详尽准确,能真实反映课堂中出现的问题。
2.大部分教师教案撰写有《课标》依据,较重视教材、学情、课标的分析。
3.重难点突出,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识书写,板书设计新颖,教学反思有深度。
(三)存在问题
1.部分教师反思不能做到课课有,反思还需再深刻、全面。
2.学情分析、课标要求可再详尽些,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设计及实施中的重要作用。
3. 部分教案教学设计环节过于简单,课程有效性的分析、评价不足。
4.教案设计缺乏预设,对学生活动环节的设计针对性不强。
5. 同备课组在课时安排上还不够细化,出现差异;有的年轻教师教案书写不够详细。
6.当堂检测和评估需加强,有些教师的教案次数较少,有些教案再写时一篇教案算成几课时,不规范。
7.教学过程没有以前的教学过程详细,受教案本设计及学科特性影响,前边的教学目标、教材分析有所重复,但教学流程不够清楚,本学期导学案的运用量较之前下降。(地理组)
8.个别教师的教案没有按课时单独书写,几个课时书写在一课时的教案内,教学过程粗略。
9.新教案各板块内容多,预留空白少,其中中设计没有按照课堂设计的整体流程来书写,所以老师有些不知如何精炼、准确的记录。(生物组)
(四)建议
1.教案本能否在教学过程这处预留地方多一些,给教师更多空间写教学过程,发挥老师的个性。
2.教学规划与实施自评不好操作,建议设计为“教学进度安排与完成情况统计”。
3.前设计部分可精简为“教学分析、教学目标”两部分即可。
4.中设计统一设计为教学过程设计,空格应该多放,利于教师个性化设计和二次设计。
二、作业检查
(一)基本情况
1.大部分教师作业量适中、和形式多样化,能按要求及时上交接受检查。
2.大部分教师作业批改认真及时、有评价、标注日期。
(二)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
1.作业设计统一化、单一化,建议精细化、多样化、层次化(分层)设计作业,能够面向全体、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;
2.关于作业批改:个别教师作业本混用有漏批现象甚至无批改痕迹(九10班英语);有批改的精细度不够的现象,只有日期无评价;有批改后不跟进学生的纠错,表现在学生不改错或改错后无二次批阅等。
3.同一备课组各班作业的次数有差异。建议:备课组依据学科特点,按照开设课时,设定基本的作业类别和周次数,有效开展好教学工作。
4.《学习之友》作为各学科唯一的教辅资料,要有效利用,更好地服务于教学,建议有选择性地布置、批改和讲评,物理和化学学科相对使用较好。
5.语文学科的作文设计、批改、交流要有针对性,要调动师生共同参与。
6.仍有一部分教师的作业管理缺乏规划和秩序,没有日期和次数标注,给自己掌握学情和检查工作带来不便。
作业是学生学习二次升华的检测平台,教师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,精心设计、及时批阅、有针对性讲评、跟进学生纠错。精细化作业管理,才能真正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益,请各位老师务必高度重视,互相借鉴,共同进步。
建议各备课组统一作业种类,一门学科尽量不超过三类(含学习之友);同一班级,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,适度分层设计作业,提高学习和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银川二中北塔分校教务处
2020年11月13日